close

th

來源自PChome美學院

 

 

在中國傳統婚俗中,鞋子是一種吉祥物,這是由于鞋子的成雙成對和“鞋”和“偕”的同音而產生的一種象徵民俗。有作為婚亦贈品;有作為出嫁必備的;有成為祝賀新婚幸福的。

  “大婚禮鞋”繡花鞋

    繡 花鞋繡紋主題來源于生活,主旋律是民間文化和民俗風情,基本參案有花鳥草蟲、飛禽走獸、爪蒂花果、山川風物、戲劇人物等。吉祥參案有蓮生貴子、榴開百子、 雙蝶戀花、龍飛鳳舞等,寓意著生命的讚歌和美滿的人生。經初步考察,中國有二十多個少數民族把繡花鞋作為民族的穿著特色,稱繡花鞋為“中國鞋”並不為過。

    山 西晉南流傳著“晉國鞋”的傳說。春秋戰國時,晉國原先是個小國,晉獻公當了國君後勵精圖治,擴展疆土,一舉吞並了十個諸侯小國。為讓百姓永遠記住他,他命 令宮中所有女子的鞋面上必須繡上石榴花、桃花、佛手、葡萄等欽定的十種花果紋樣,同時還下令全國平民女子出嫁時必須以這種繡了紋樣的“十果鞋”作為大婚禮 鞋,以便世世代代都不忘晉獻公的赫赫戰績。當時稱此種圖案的繡花女鞋為“晉國鞋”。從此晉國的刺繡工藝便以繡花鞋延伸到繡花衣以及其他用品上。

    無 獨有偶,在少數民族地區尋找繡花鞋的行蹤時也有類似“十果鞋”的傳說:聚居在甘肅省積石山大河家一帶的保安族,至今還保留穿繡花鞋的民族傳統,這個民族地 區流傳下來的古老詩歌藝術“花兒”中這樣唱道“青緞與鞋面斜截上,十樣錦花草繡上……尕妹是牡丹我接哩,阿哥是綠葉配哩”。

 

  與鞋有關的婚俗

 

  欖子鞋

    毛南族男女青年,互有好感,就在月明之夜,邀約去花場互敘衷腸,傾吐愛慕之情,稱之為“坐夜”,只要雙方願結百年之好,“坐夜”時就互贈信物。

    姑娘一般贈送男青年一雙“欖子鞋”,即用打鞋底的白線結成一組組方形花格的布鞋。小夥子一般要送姑娘一頂“花竹帽”,互贈信物代表兩人已將終身幸福托付給對方。

 

  年鞋

    鞋 子在仫佬族中充當著連接男女青年姑娘感情的作用,是一種信物。通常情況下,仫佬族姑娘在“走坡”活動中暗測情人腳的大小,按尺寸細針密線縫制,鞋做成後放 蒸籠蒸十幾分鐘取出晾幹,在與情人會面時作為定情物送給他。因贈予的是年齡相倣的後生,故這種鞋俗稱“同年鞋”.

 

    花屐

    京 族民間婚姻風俗中更為有趣。男女相愛後,男方便托媒人將自編的一首情啉和一只插有花卉的彩色木屐,送往女家。女家也從姑娘房中拿出一只花屐。如果雙方花屐 左右配對,這對情人便是天作之合;如果不配對,便意味著無緣相許,結不成情侶。花屐配對後,即選期送禮盒聯親,俗叫“送花屐”。

 

    絲麻鞋

    北方有些地區的漢族結親時,男家必須向女家送絲麻鞋,取吉祥和諧、雙雙對對,永不分離之意。同時,絲麻鞋亦包涵新婦穿絲麻鞋上轎,以絲麻之綿韌,諧“思媽”之意,喻新婦于歸,不忘生母。所以作為婚姻禮物,鞋子也含吉祥和諧的意思。

 

  偕鞋

    安 徽蕪湖人家在給女兒預備嫁奩時,都會給新娘新郎各配一雙鞋子。當地人還將新娘之鞋,納入新郎的鞋中。新娘出嫁時,將鞋帶到夫家。在合肥,則是在婚禮正日, 新娘步入洞房時,要和新郎交換鞋子,新郎新娘各自穿著對方的鞋子,“同鞋”與“同偕”諧音,這都包妻同偕到祈求。

 

    蹈婿鞋

    江南地區漢族中的“蹈婿鞋”是新娘下轎,首次進入夫家門的儀式,即:新娘下轎必須換上新郎的鞋子走進去,故又稱“踏夫鞋”。“鞋”諧“偕”音。象徵白頭到老之意。

 

  換腳鞋

    麗江納西族辦喜事時,男家把新娘迎進屋後,新娘要先送給公婆各一雙鞋。在入洞房時,女方送親的人故意將新娘送給新郎的一雙鞋丟到新床底深處,迫使新郎彎腰到床底將鞋取出,而後拉著穿起。此鞋稱為“換腳鞋”,也取夫妻同偕之意。

 

    搶新娘鞋

    在 民間,還有一種說法,認為穿新娘鞋拜天地,會給婆家帶來吉利,到後來逐漸演化成鬧新房中的一項活動。如在安徽徽州等地區,姑娘出嫁,娘家均特做一雙“新娘 鞋”,用作新婚夫婦拜天地時穿。鬧房人在新娘未拜天地前,總是想方設法把“新娘鞋”搞到手,迫使新郎用喜煙、喜糖等來換鞋,博得大家歡笑。各地方法很多; 如黔縣民間,“脫”鞋人不惜翻山越嶺,甚于通宵守在新娘去婆家的必經之路上,以便乘機劫鞋。

    休寧縣民間,在新娘花轎進了婆家門,乘新郎將新娘從轎中背出時,鬧房人故意前擁後擠,乘新娘不備,將鞋脫下。因新娘腳忌諱著地,新郎得一直把她背在身上。

 

  解懷脫鞋

    在 江蘇海州地區,還有解懷脫靴的婚俗。當夫婦進入洞房,送房人退出後,新郎替新娘解開一個衣扣,俗稱“解懷”(亦稱“開懷”。本地俗稱婦女開始生孩子為開 懷);寓意早開懷、早生子。解懷後,新郎坐在床沿,新娘替新郎脫鞋脫襪,俗稱“脫靴”,以示對丈夫的尊敬,自甘終身照料丈夫起居。

    新娘穿虎頭鞋,更有趣的是在崇明島新娘穿虎頭鞋的風俗。在島上,當女子出嫁時,一定要穿一雙虎頭鞋,俗信借老虎的威勢,過門可制服丈夫。

 

中國鞋文化

    鞋子是服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在中國古代,鞋被泛稱為“足衣”,鞋子除了具有裝飾功能外;有的還是等級的標志,在古代中國人甚至還對此有過極為嚴格的禮儀規范。

  從制做工藝本身來說,鞋子是一種藝術品,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、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,鞋文化與民俗學,工藝學,美學,考古學等學科密切相關,它是一個國家,民族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表現。

    中國鞋子的發展,經歷了從無到有,從簡到繁,從粗到精的過程,歷史十分悠久,從古到今,創造眾多,不僅樣式多彩,無論在造型、色彩、技巧上都有豐碩的成果。

 

   腳下自有莊嚴禮儀

    古代中國人異常重視足下禮儀。周代時,人們就有脫鞋入室的習俗,平時生活中在室內大都赤足行走。如果在宮廷內穿鞋上殿見君,那就會遭殺身之禍。

    秦漢時傳承周代不能穿鞋入室,必須脫鞋于階外,方得入內。據《新序》載:秦二世胡亥,邀昆弟數人飲宴,並以酒饗群臣。諸子先行賜食。後胡亥下階,看群臣所脫的鞋子,如發現其中有因年久而穿壞了的,就被立即逐出宴會之外。

    漢時還規定有罪的人不準著履。《漢書·匡衡傳》載:“衡免冠徒跣待罪,天子使謁者詔衡冠履。”《董賢傳》則有“(賢)詣闕免冠徒跣謝”的說法。這可證明凡待罪者都跣足。

    到唐代,入室脫靴之俗已變,但在某些場合仍有脫鞋的習俗。《法苑珠林》二八:“若是白衣,多著靴鞋為榮。初入寺內不勞脫履,若入佛堂,得脫也。(來源:力揚網)

 

 

寫完囉~

想我的來我的粉絲團找我噢 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

arrow
arrow

    V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